你的位置:主页 > 翡翠玉石 > 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

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

四木 发布于 2015-07-26 17:41   浏览 次  
隋代透光白瓷杯

  中国文物网讯(编辑 白頔)邢窑瓷器作为中国白瓷的鼻祖,是屹立在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。而要说起邢窑 白瓷的品种,不仅有粗白瓷、细白瓷,而且还有一种叫做“透光白瓷”的品种最为世人所称道。那么,这个所谓的“透光白瓷”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瓷器呢?中国邢窑 博物馆馆长、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张志忠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,就为我们揭开了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。

  据张志忠介绍,邢窑白瓷在发展初期,主要是以烧制粗瓷为主。到了隋代开始出现更为精细的白瓷。其中的少量透光白瓷工艺更是达到了登封造极的程度。这种瓷 器釉色洁白如雪,表面光润晶莹,瓷化程度极高。出自九世纪中叶古阿拉伯商人苏莱曼之手的游记中,曾写到“中国人用瓷土烧制成白瓷,从外面能够看到里面的液 体。”从苏莱曼所处的时代和其描述来看,他在游记中提到的白瓷,极有可能就是出产自邢窑的透光白瓷。

  张志忠告诉记者,透光白瓷之所以能够具有透光性,主要因为这种瓷器是采用长石、石英、高岭土三元配方在高温下烧制而成,胎体和釉面融合充分,从而形成了一种接近透明的效果。“透光白瓷也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胎釉合一的先河。”张志忠说。

  不过,令人颇为费解的是,如此精细的白瓷却在之后的历史舞台中消声觅迹了。直到上世纪80年代,通过河北省邢台内丘县西关窑址出土的隋代透光白瓷片,才让世人得以重新目睹这一白瓷品种的真身。而这一发现也将中国薄胎瓷创烧时间提前了近十个世纪。

  那么,为什么透光白瓷在当时没有被延续下来呢? 据张志忠推断,这很有可能与隋朝后期国力日渐空虚有关。他告诉记者,隋炀帝登基不久,便命人在当时原料、工艺都很好的邢窑烧制透光白瓷,专供皇宫使用。可 惜,这种不计成本的名贵瓷器成品率很低,产量也极少。后来,由于隋炀帝好大喜功,修运河,征高丽,国力日渐空虚,透光白瓷的烧制也就被荒废了。

  此外,透光白瓷的烧制工艺难度之高,也是后人难 以重新将其恢复的一大原因。据张志忠介绍,由于透光白瓷的坯体薄、强度低,在制作过程中极易发生破裂和变形。所以需要制作者具备高超的操作技艺,按照严格 的工艺流程进行制作。而最终烧制成功的透光白瓷,厚度仅为1毫米,可谓精细之极。

  现如今,作为邢窑传统制瓷技艺唯一传承人的张志 忠,已经恢复了邢窑鼎盛时期的多种白瓷,未来他也会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到研究和恢复透光白瓷上面。张志忠对记者说:“透光白瓷体现了中国古人的高超 智慧,其胎釉料配方、烧制工艺至今都无法完全破解,而且越深入研究就越感觉到恢复难度之大。”不过,作为张志忠与邢窑结缘30多年以来的一大追求,他也会 继续不断探索,力争能够将透光白瓷在当代重新恢复出来。

广告赞助商